(节选)
近期,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 ,全国发用电量快速攀升 ,给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带来挑战 。多地启动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具体措施 ,以应对夏季用电高峰。
那么,面对高温天气 ,国资央企尤其是能源央企如何发挥好“顶梁柱”“压舱石”作用 ,同时更好发挥科技创新 、产业控制、安全支撑作用 ?业内人士指出 ,今年以来 ,多家能源央企纷纷加大能源安全供应力度 ,在煤炭稳定供应的同时通过增加新能源供给 、优化电网调节能力、技术设备突破创新等方面多方着力 ,努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障工作 。
有效措施助力保供
近年来 ,国资央企在相关领域突破创新不断 。如近日由DB旗舰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——G15在四川德阳总装下线,为我国加快形成自主燃机谱系和优化能源结构提供了支撑。
据介绍 ,G15具备高度集成化的特点 ,不仅可用于热电联产 、分布式能源 、海上平台发电,还可以和光伏 、储能等绿色低碳技术耦合 ,构建可应用于医院 、学校 、小区等不同场景的“源网荷储”综合能源运用场景。
再如6月30日 ,我国首个百兆瓦时钠离子储能项目——大唐湖北100兆瓦/200兆瓦时钠离子新型储能电站科技创新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运,投产规模50兆瓦/100兆瓦时 ,实现钠离子新型储能技术的首次大规模商业化应用。
“国务院国资委将以更有效措施支持企业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 。”张玉卓说,国资央企要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,强化创新驱动发展 ,持续深化企业改革 ,优化资源配置,不断增强企业核心功能 、提高核心竞争力 ,更好服务保障我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,为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。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,谋长远 、优布局 ,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构筑企业独特优势,抢占能源行业技术制高点 ,用技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。
业内人士指出,国资央企在能源电力设备和技术创新进一步为能源保供带来了“安全感”,更多的规模化、商业化应用 ,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,也在推动能源保障的转型发展 ,这也是国资央企布局战新产业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 。(沈寅飞)
责任编辑 :江蓬新